了解孩子的塗鴉歷程。

孩子繪畫的發展過程是什麼?
對於孩子的塗鴉行為,爸爸媽媽應有哪些正確的理解?
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這項美學素養呢?

 

0〜5歲幼兒繪畫發展階段

階段1:無控制期(9個月〜1歲半)

早在孩子還不太會說話的時候,抓起筆,他就能塗鴉,這有點接近本能,又有點像是啟發,只要讓孩子自在的動手塗鴉,就能幫助他擁有一雙靈巧的手。

有「外腦」之稱的手,因為神經多,因此,有雙靈巧的手,就能擁有一顆靈巧的頭腦。在這個時期,孩子的作品有點像是「無意義的亂畫」,沒有什麼規則或規律性可言。

小叮嚀:

1. 提供孩子適當的筆

其實孩子畫畫時給他粗筆或細筆都可以,細筆(鉛筆、簽字筆)可以幫助孩子運用細部的控制能力和小肌肉,但因為較為尖銳,比較容易刺破紙張或發生危險,家長需多加留意;如果提供的是粗筆(蠟筆、蠟石),就準備大一點的紙給孩子,像是8開、4開的紙,孩子就能畫得很過癮。

 2. 準備大量的紙

當孩子想畫畫時,爸爸媽媽就應該多準備一些紙張給他,讓他可以盡情的畫,不要對孩子限制太多,否則他可能會到處亂畫,導致父母生氣,以後他也就不畫了。正因為要供應孩子大量的紙,所以建議爸爸媽媽不要準備太昂貴的紙張給孩子(卻每天只捨得提供1、2張給他),可以找些用過的紙張背面來讓孩子塗鴉。

 

階段2:亂畫期(1歲半〜2歲半)

在這個時期,孩子的塗鴉風格會有上下左右來回的直線條(經線),轉圈圈的線條(圓線),和短一些的線條(點),但這時他還不太會控制手的動作,不知道該在哪裡停下來,所以畫出來的東西還不會有什麼明確的形狀。

小叮嚀:

1. 不批評孩子的塗鴉

這時的父母經常會感到非常疑惑,為什麼孩子老是畫一些看起來沒什麼意義的線條,完全看不懂他在畫什麼,提醒父母,在這個階段千萬要拿出耐心來,不要去批評孩子的塗鴉,也不要因為看不懂,就覺得這些「亂畫」都不算繪畫,而不加以重視,孩子都會感受在心裡。

 2. 保留孩子的作品

另外,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的塗鴉長得都一樣,畫了這麼久,好像一點也沒有進步,其實,第1張和第10張塗鴉,基本上還是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,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手的靈巧度,剛開始畫的塗鴉會單純一點,而後面畫的則會複雜一些。

建議父母,可以把孩子每一次畫的作品蒐集起來,進行比較,才能發現孩子的塗鴉能力其實已經有了進步,而這些塗鴉作品都是孩子成長的痕跡。

 

階段3:象徵期(2歲半〜3歲)

進入象徵期的孩子,已經可以開始畫出圓形了,當孩子能畫出「形狀」時,就表示他控筆的能力又更加熟練了,可以控制筆畫的接連與停止。

而之所以被稱為象徵期,是因為大人看孩子的塗鴉可能覺得什麼都不像,但對孩子來說,這些塗鴉卻是有意義的,例如,他會畫一個大圓和小圓,說這是爸爸和我,或是畫一個不規則的形狀來代表某種動物。

此時,孩子也明顯開始對色彩的選擇感到有興趣。

小叮嚀:

1.為孩子記錄塗鴉意涵

這個時期的孩子,會開始為自己的作品附加一些語言註解,會對別人說明他塗鴉的內容是什麼,爸爸媽媽不妨在空白處以文字幫孩子註解圖案的意義,以後拿出來回味時才不會忘記。

2.不要強迫孩子解釋

如果孩子不肯為大人解釋塗鴉的意涵,也請父母不要強迫他,最好也不要自己妄加猜測,搞不好孩子聽了會很難過的跟你說:「我不是要畫這個…」,反而可能因為挫折感而變得不想畫了。

3. 鼓勵孩子畫不同題材

進入象徵期的孩子已經能夠畫出一些不同的圖形(如:圓形、三角形),而他們最喜歡畫的主題,往往就是主要照顧者和自己,這時爸爸媽媽不妨多鼓勵他畫一些不同的人物,甚至是動物,被鼓勵越多的孩子,越有進步的動力。

4. 展示孩子的作品

建議爸爸媽媽,可以在家裡佈置一個展示的空間(如某一個牆面),將孩子的作品張貼起來,讓孩子感覺自己畫的東西被父母所重視、欣賞,也會更加喜歡塗鴉喔!

 

階段3:前圖示期(3歲〜5歲)

前圖示期差不多發生在孩子快要讀大班的時候,這個時期的孩子,其畫作會有明顯的「大小之分」,例如把爸爸畫得最大,再來依序是媽媽、哥哥、弟弟…,此外,人物的頭、臉可能長得一樣,不過頭髮、穿著…等會略有些微不同,但這些人物的大小、髮型、穿著和實際的情況經常是沒有關係的,只是孩子用來分辨用的。

此外,這時孩子畫畫的主題也變得更多元化,會善用自己會畫的圖形(如:圓形、方形、三角形)拼湊、延伸出變化圖來,例如:利用方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間房子。

小叮嚀:

1.像不像不重要

儘管在這個時期,孩子的作品看起來已不再是「隨便亂塗」,每個圖案幾乎都具有某些特定的意義,但畢竟孩子和大人對事物的理解還是有很大的差異,請家長盡量不要去糾正孩子「這個房子畫得不對」,或是「火車不是長這樣喔」,因為這個時候,像或不像並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孩子樂於用塗鴉來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。

2.多花時間跟孩子互動

經常和爸爸、媽媽互動的孩子,對事物的觀察力較強,作品中也會帶有較多的情感成分,例如:在畫人物時,比其他孩子更能加上鬍子、眼鏡、牙齒、表情…等細節,因此建議父母可以經常抽時間陪孩子讀各式各樣的繪本,或是帶孩子到戶外接觸花、草、樹木…等,這些都能讓孩子的塗鴉內容更加豐富。

 

William Sun 05282015

10151288_1623475407889258_5539167248200150170_n.jpg 10906265_1623475301222602_9003752454764306817_n.jpg 10955645_1623475461222586_1854701166029949723_n.jpg 11101868_1623475371222595_6479002056326666902_n.jpg 11102986_1623475434555922_1941443470928750604_n.jpg 11112211_1623475504555915_2513768561952527356_n.jpg 11138072_1623475481222584_8138932839903043596_n.jpg 11351210_1623475281222604_682171184809110637_n.jpg 11377184_1623475354555930_1657864699577888402_n.jpg 11377293_1623475387889260_6205725631975038866_n.jpg 11377305_1623475334555932_1473203529773215007_n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S創藝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